新华社石家庄6月3日电(记者曹国厂、杜一方)河北省青县清州镇胡白庄村京杭大运河两岸,一座座塑料大棚在阳光下分外耀眼。眼下正是乡民李会芬家头茬甜瓜的采摘时节,“早上摘的瓜,正午就能运到北京,累是累了点,可是越干越有劲儿!”
46岁的李会芬是胡白庄乡民,她的老公张广涛因股骨头坏死损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双上学的儿女。这位皮肤乌黑、性格开朗的农家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曾经一家人就靠2亩多地种玉米、小麦和打零工保持生计。”2017年10月,她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9年,青县依托胡白庄村50多年的蔬菜栽培经历和区位优势,建起工业扶贫设备蔬菜生产基地。青县农业乡村局工作人员自动找到李会芬解说精准扶贫方针:贫困户建塑料大棚,1亩地能够补5000元钱,家里2亩多地能够补1万多元。她和老公动了心。
方针虽好,但没有栽培经历的夫妻二人心里没底。村党支部书记张国亮介绍说:“其时我跟他们说,建好塑料大棚,第一茬种茴香,茴香收了种甜瓜,甜瓜之后种黄瓜,从种到卖不必发愁,村里协作社会帮着出售,他们两口子这才下定了决计。”
李会芬说,她家大棚是上一年10月份建成的,第一茬种的茴香长势喜人,眼看该上市的时分,却遇上了新式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青县农业乡村局及时组织布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一同,农技人员和村里协作社一同为乡民找销路。
很快,来自北京、天津及青县周边县市的卡车经过“绿色通道”到村里收菜,菜农只需每天早上把自家蔬菜送到搜集点,过磅、装车、收钱就行了。李会芬难掩心里的激动:“两棚茴香卖了18000元,比我曾经种玉米、麦子四五年的收入还高。”
3月15日,李会芬卖完茴香紧接着又种上了甜瓜。“一个大棚里的头茬甜瓜现已摘完,卖了6000多元,另一棚甜瓜不会低于这个数。”李会芬说,“现在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假如办理得好,这两棚甜瓜到立秋还能再收两茬。收完甜瓜接着再种上黄瓜,国庆节就能够上市了。”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青县依托本身蔬菜开展优势,因户制宜,分类施策,扶持贫困户从蔬菜大棚里“淘金”,像李会芬相同,一批批菜农走上了致富路。
计算多个方面数据显现,青县总人口43万,2019年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71户3587人。经过施行系列精准扶贫办法,到2019年末,全县剩10户16人未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