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金消费市场又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不少“95后”“00后”年轻人也纷纷加入“淘金”阵营。连日来,记者走访商场,发现如今宁海的黄金市场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场,慢慢的变多年轻群体也加入了“淘金大军”,特别是融入国潮、时尚IP的黄金饰品,更是成功“收割”了一大批年轻人。
近日,在西子国际黄金珠宝销售区,某品牌金店前人头攒动,柜台前围满了试戴、购买黄金饰品的消费者,市民们用尽心思挑选试戴饰品,选择合心意的款式,其中就有不少年轻面孔。“以前会觉得戴黄金很俗,现在自己有能力购买黄金的时候,觉得真‘香’,我准备买一个龙元素黄金饰品,犒劳一下自己。”“95后”陈小姐表示,相较于其它金银珠宝,黄金更具有实际价值。
“如今黄金饰品的消费主力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慢慢的变多。再加上现在各类黄金饰品设计也更加时尚,更加贴合年轻群体的审美。”一家金店销售人员和记者说,年轻花钱的那群人对于小克重、款式新颖的黄金饰品情有独钟,现在黄金通过3D硬金工艺和5G工艺技术,可以用小克数制造出镂空造型,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使得这一些产品销量不错。该销售人员和记者说,自己从事珠宝黄金产业已经十多年,近两年最明显的感受是花钱的那群人变年轻了,很多顾客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
传统黄金饰品与碎片化理财等需求融合,是采访中许多年轻群体购买黄金饰品的首要考虑。市民晓敏每个月都会攒金豆,一个月一个,最近一统计已经有60多个,除了普通金豆还有各种造型的小金饰。“想着能划算一些,还会蹲各种网购或者直播间等平台。金豆就放在一个透明玻璃瓶里,积少成多的过程很有成就感。”晓敏在采访中说。
“觉得银行的金条比较有保障,银行的金条克数选择比较多,最小克数是5克,我就用攒的钱在银行APP上买了10克,大概就手指一个关节那么长。”市民西西向记者分享了买金的经验。还有市民则体验了从金条变身金饰的过程,“去四大行的银行买的金条,然后去打金店打了一下,工费一般是20~40元/克,根据款式复杂程度而定。”市民小赵对记者说,最近看到自带料打金很火,就找了附近的一个打金店,结果成品做工粗糙,还损耗了一些,让她追悔莫及。
记者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称购买黄金饰品时遇到了“产品质量”“以旧换新”“一口价”等问题,在此,该局提醒众多购买的人,购买黄金饰品要注意以下问题:
黄金属于贵重物品,价值较高,消费的人在购买时绝对不能贪图便宜,最好去信誉度比较好的金店购买,购买时要明确自己的购买目的,多查询、多咨询、货比三家。对于按件销售的黄金饰品,商家大多不标注重量。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县市监局要求商家告知消费者产品重量,并在发票上明示。消费者可以与销售员确认或现场称重核实清楚后再决定是不是购买。决定购买后积极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收据及相关证书,避免消费纠纷。
由于黄金质地的特殊性,金饰在佩戴或日常养护时常常会发生损坏、断裂、发黑、褪色等问题,建议消费的人在购买前要了解地清清楚楚商家是否提供免费的清洁养护服务,一口价金饰、按克重计价等不一样的种类金饰间的换购、回收规则,换购和回收时是否收取工费或折旧费等售后服务内容。对于商家口头承诺的终身免费换新、纯度、重量等保证事项,也应该书面标明,以便发生消费纠纷时有合法的依据、凭证,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